고구려멸망 등



又古記云. 總章元年戊辰(668년). (若總章戊辰則李勣之事. 而下文蘇定方誤矣. 若定方則年號當龍朔二年壬戌來圍平壤之時也.) 國人之所請唐兵. 屯于平壤郊而通書曰. 急輸軍資. 王會群臣問曰. 入於敵國至唐兵屯所. 其勢危矣. 所請王師粮匱<궤>. 而不輸其料. 亦不宜也<도리>. 如何.

庾信奏曰. 臣等能輸其軍資. 請大王無慮. 於是庾信仁問等率數萬人入句麗境. 輸料二萬斛<쌀곡>乃還. 王大喜. 又欲興師會唐兵. 庾信先遣然起兵川等二人, 問其會期. 唐師蘇定方, 紙畵鸞<난새난>犢<송아지>二物廻之. 國人未解其意. 使問於云
曉法師. 解之曰. 速還其兵. 謂畵犢畵鸞二切也. 於是庾信廻軍欲渡浿江. 令曰後渡者斬之. 軍士爭先半渡. 句麗兵來. 掠<베다,략>殺其未渡者. 翌日信返追句麗兵. 捕殺數萬級<목,수급>.



百濟古記云. 扶餘城北角有大岩, 下臨江水. 相傳云. 義慈王與諸後宮知其未免<죽음>. 相謂曰. 寧自盡. 不死於他人手. 相率至此. 投江而死. 故俗云墮死岩<낙화암>. 斯乃俚諺之訛也<와전>. 但宮人之墮死. 義慈卒於唐. 唐史有明文.
又新羅古傳云. 定方旣討麗濟二國. 又謀伐新羅而留連. 於是庾信知其謀. 饗唐兵鴆<독집>之. 皆死坑之. 今尙州界有唐橋. 是其坑地.

王師定百濟. 旣還之後. 羅王命諸將, 追捕百濟殘賊. 屯次于漢山城. 高麗, 靺鞨二國兵來圍之. 相擊未解. 自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二十二日(40일간). 我兵危甚. 王聞之. 議群臣曰. 計將何出. 猶豫未決. 庾信馳奏曰. 事急矣. 人力不可及. 唯神術可救. 乃於星浮山. 設壇修神術. 忽有光耀如大瓮<독옹>, 從壇上而出. 乃星飛而北去.

漢山城中士卒, 怨救兵不至. 相視哭泣而已. 賊欲攻急. 忽有光耀, 從南天際來. 成霹靂<벽력>, 擊碎砲石三十餘所. 賊軍弓箭矛戟籌碎皆覆地. 良久乃蘇. 奔潰<흩어질궤>而歸. 我軍乃還.


太宗初卽位. 有獻猪一頭二身八足者. 議者曰. 是必幷呑六合瑞也. 是王代始服中國衣冠牙<관아?>笏<홀>. 乃法師慈藏請唐帝而來傳也.
* 유신의 신술 : 神印宗, 사회의 요청
* 기복신앙 : 수요공급의 원칙